乐鱼在线官网V.5.70.57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于12月18日至20日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特别行政区。入冬后,一场降雪将小秦岭装扮成“山舞银蛇”。枣香河、沙河、阳平河、十二里河、双桥河在山脉沟岔间流淌。从高空俯瞰,这五条黄河一级支流如同小秦岭的“血管”,自南向北注入中华母亲河。小秦岭是秦岭山脉的东延部分,主要分布在豫西三门峡灵宝市境内,是黄河中游重要水源涵养地,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保护区)设立于此。小秦岭区域盛产黄金,曾是中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枣香河流经的故县镇因地处金矿分布的核心区域,金矿开采盛极一时,在当地有“灵宝小香港”之称。然而,长达数十年的开采,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眼看着儿时“乐园”枣香河变成“黑水河”,“采矿获益一时,子孙后代怎么办”,席展坤的困惑逐渐成为当地反思的问题。2016年,因保护区部分区域生态破坏严重,相关管理方被约谈,当地矿山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提速。此后,封坑口、清矿渣、种绿植……包括席展坤在内的小秦岭人躬身生态“保卫战”,治理坑口逾1189个,处理矿渣2580万吨。小秦岭人的“壮士断腕”很快收到成效,保护区迎来“小秦岭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入选联合国典型案例等高光时刻。更让当地人欣慰的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金矿关停带来的劳动力外流、经济转型乏力等阵痛也慢慢找到破题之道。实际上,早在2008年,“靠矿吃矿”的故县镇河西村就成立了村办企业,规划建设枣香河流经的汉山景区,希望推动矿山开采向旅游业转型,但因周边生态恶劣、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景区业务几近停滞。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后,河西村的旅游业迎来转机,索道、滑雪场等配套设施在汉山景区拔地而起。汉山景区负责人冯凯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超23万人次,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直接带动附近数百村民就业,景区周边新开村民自营饭店近二十家。受此带动,一个长约5.1公里的峡谷式漂流项目已在河西村开工建设,开办民宿和农家院成了当地村民就业创业新风向,外出务工的“淘金者”也慢慢回流。如今,保护区内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数千亩矿山渣坡已林木葱郁,林麝、秦岭冷杉等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达53种、植物达34种……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主任赵睿给出一组数据,展示小秦岭生态修复治理成果。对河西村而言,一大变化是村农业发展更有特色了。2017年,返乡创业大学生孙鑫依托小秦岭环境资源优势,主导成立农业合作社种植连翘千余亩,亩均收益超6000元,以土地入股的村民亩均保底分红300元,多劳多得。后来,合作社又解决了优良品种缺乏难题,使得连翘种植效益大幅提高,最终带动河西村及周边发展连翘种植6000余亩。
乐鱼在线官网中新网12月12日电 商务部12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方一直通过中美商务部沟通交流机制与美方商务部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商务部也对与新一届美国政府经贸团队接触沟通持开放态度。何亚东称,中方反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的立场是一贯的。中方愿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与美方加强对话协调、妥善管控分歧,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行稳致远。
乐鱼在线官网今天,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天装备精密制造技术、现代工业清洗技术等专业;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增设人工智能数据工程技术、智能体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材料应用技术、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等专业;对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增设乡村治理技术、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应用技术、茶叶生产与应用技术等专业;本次新增设的专业重点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面向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新增相关专业占比超过50%。新增的专业中,近半数是职业本科专业,将更好地满足产业升级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据介绍,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每五年一大修,每年动态增补。此次公布的新增补专业,所有职业院校均可依法自主设置,备案后即可于2025年招生。但举办相关专业,需具有相应的教学场所、实习实训条件、专业师资、合作企业等,还要有相应的课程教材资源、人才培养方案等。教育部负责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明确专业设置标准,引导学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省级教育部门根据区域产业布局和专业布点情况,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对学校专业设置进行事前指导,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此外,国家和地方也有专门的针对专业办学质量的督导评价,社会上也有独立的第三方评价,共同督促提升专业设置与建设质量。近年来,教育部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等要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新需求,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不断加大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力度。近3年已增设85个专业,职业教育设置的专业总数达到1434个,有效促进了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精准对接,增强了职业教育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