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全站APP登录官网V.1.40.72(官方)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APP
|天天学习|茶,源于中国,盛行世界。古籍《茶经》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长卷,每一卷都散发着清幽茶香。小小一片茶叶,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有着很重的分量。他重视以茶兴业,推动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他也曾以茶为题,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曾以茶会友,在轻松雅致的氛围里与外国政要共话情谊。2020年,春雨初霁,陕西平利县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里满山绿意。习近平总书记脚踩泥泞、拾级而上,沿着茶园小道向辛勤工作的茶农们走去。他仔细察看春茶长势,同茶农们亲切交谈,询问茶叶收成、价格和村民土地流转、参加分红、务工收入等情况,并叮嘱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在四川,他察看传统黑茶制茶工序,亲自体验酥油茶制作流程,指出发展茶产业要精益求精、创造名牌;在福建,他同科技特派员、茶农们亲切交流,勉励大家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在海南,他走进村民经营的手工茶坊参与炒茶劳动,并买下两袋茶叶,勉励村民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2023年,云南省干毛茶产量55.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504.2亿元,茶农来自茶产业的人均收入达5530元,茶农收入逐年递增。2023年,贵州省茶产业综合产值908.12亿元,辐射带动322.4万人就业,涉茶农民年人均收入达15337.63元。茶产业的发展,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一棵棵茶树,一座座茶园,铺就了一条前景广阔的乡村振兴之路。“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2020年5月21日,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2014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以“茶”和“酒”妙喻国家交往:“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天博全站APP登录官网4月25日傍晚,记者走进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心渔港,海风拂面而来,清凉宜人。“你帮我看一下手机还有多少电,帮我充一充电。我等下要带手机去听课。”渔民曾令武一边吃饭,一边嘱咐随船的同伴。曾令武要参加的学习课,是东方市公安局八所港海岸派出所在八所中心渔港码头举办的一场特殊“夜校”——自助报备系统使用教学夜校。这场“夜校”,受到渔船民欢迎和点赞。“警官,请问船舶进出港报备软件怎么下载,怎么操作……”当天上午,曾令武通过“八所渔港群防群治”微信工作群向民警寻求帮助。“八所渔港群防群治”微信工作群成员由八所港海岸派出所民警、辅警和辖区渔船民组成。曾令武的问题很快得到民警回应:“今晚7点,派出所在渔政大队对面码头开展手机自助报备教学,大家过来,我们现场教学。”当天19时许,民警、辅警带着宣传资料走进码头,一场特殊的“夜校”正式开始。负责教学的民警、辅警现场一对一、手把手教授渔船民使用海南省进出港自助报备系统操作,帮助他们掌握线上操作流程。“登录进出港报备App,填写进出港时间、作业海域、随船人员信息……提交成功。”民警王俊大教得耐心,曾令武听得细心。认真学习后,曾令武不到一分钟便完成了船舶进出港报备的所有事宜。“我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做好进出港报备,很便捷!”渔民吴武亮告诉记者,以前船主要到派出所填写报备单,民警再根据信息核查,耽误出海捕捞时间,现在使用自助报备App就能完成报备,省时又省力,更省心。八所港海岸派出所所长李海介绍,八所中心渔港每日平均停泊渔船300多艘,近一半渔民住在船上。之所以选择进码头以“夜校”的形式开展教学推广,是因为白天渔民要出海,没有时间。“渔民足不出户便可办理登记,船舶进出港报备,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李海说。华灯初上,岸上散步的渔船民渐渐多了起来。民警利用这个契机向渔船民宣传解读反走私、反偷渡、非法捕捞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大家学法、懂法、守法。“如果发现参与走私的人员船舶,要第一时间报警,提供违法线索,公安机关经查实后,将给予一定的奖励。”民警结合相关案例,向广大渔船民详细讲解什么是走私、常见的走私物品有哪些,以及走私应承担的法律后果,鼓励大家积极举报走私违法线索。在普法宣传中,民警、辅警积极动员一些熟悉普通话的渔民,用海南话、儋州话和临高话对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进行解说,拉近了警民之间的关系,让普法宣传更贴人心、更接地气,让渔民“沉浸式”接受普法教育。“今晚你都学到了什么?”“我学会了进出港怎么报备,知道了什么是走私冻品,认识到主动报备的重要性,会积极服从船舶治安管理规定……”渔民麦汉旭一边向王俊大演示船舶进出港报备操作,一边分享他参加当晚“夜校”的学习收获。当晚,民警还结合辖区实际,向群众宣传防溺水、防诈骗、防毒品、防火防盗和交通安全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我们要对渔港沿线检查一遍,看是否有人下海游泳、夜钓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劝离。”21时30分许,码头上散步的人们渐渐少了,民警、辅警开始对港口、码头、停泊点等开展巡逻防控,进一步筑牢海岸安全防线。(许光伟 董林)
天博全站APP登录官网中新社昆明5月21日电 (柏顺文)21日正值国际茶日,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与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古茶树资源状况白皮书(2024)》(下称《白皮书》),摸底统计全国古茶树共5624.26万株,约97%分布于云南。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发源地。古茶树是指树龄在100年及以上的山茶科山茶属茶组植物,是重要的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库,也是中国西南山地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特征植物。2024年《白皮书》重点考察古茶树密集分布的云南澜沧江流域、哀牢山脉和高黎贡山山脉以及贵州、四川、广西等地,采集典型古茶树植物标本3000余份,与当地古茶树管理部门、茶企、茶农广泛交流,充分了解古茶树的生存、保护和利用现状。同时,收录浙江、安徽、湖北、福建等地的古茶树分布情况和代表植株。《白皮书》内容显示,全国古茶树共有5624.26万株(含树龄不足百年的野生型茶树),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其中97.7%的古茶树分布在云南,其余贵州分布120万株、四川1.06万株、广西8.23万株、重庆0.3万株。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地和种质资源多样性中心,科学保护利用好古茶树资源,对于研究茶树起源、人类发现利用茶及茶文化、茶生态历史意义重大。2023年3月1日,《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4月1日,《古茶树》林业行业标准由中国国家林草局颁布实施,古茶树的鉴别和等级划分更准确,古茶树的保护进入法治新时代。《白皮书》亦指出,古茶树的保护与利用应坚持保护优先和科学管理原则,坚持可持续利用,并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古茶树管理系统、种质资源库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