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网站下载V.3.30.55_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陈敏介绍,水利部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1%降至0.24%。近三年,成功抵御黄河中下游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珠江流域北江1915年以来最大洪水等历史罕见洪水灾害,守护河湖安澜、人民安宁、社会安定。坚持节水优先,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1.7%、55.1%;特别是作为最大用水户的农业用水效率持续提升,全国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下降至350立方米以下,比十年前降低了近13%,在农业用水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灌溉面积和粮食产量稳步增加。坚持空间均衡,推动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推进以南水北调为代表的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统筹区域水网和省、市、县级水网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坚持系统治理,更高标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120万名河湖长上岗履职;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连续三年全线水流贯通,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在断流26年后实现全年全线有水,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水位显著回升,十年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万平方公里,越来越多的河湖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南宫网站下载中新网上海6月16日电 (记者 缪璐)百年奥运梦,缘续苏州河。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开赛一个月后,一辆汇聚了城市街头运动知识和文化的“移动的体育博物馆”16日从苏州河畔焕新发车,科普宣传奥运会资格系列赛“更年轻、更城市、更开放”的办赛理念。2023年,为了让体育博物馆“走出去”,让体育藏品“动起来”,让体育文化“零距离”,上海体育博物馆突破了以往的固定建筑物和展陈空间模式,精心打造“移动的体育博物馆”。这辆承载体育故事的展车驶入校园、运动场馆、社区街镇、热门商圈和赛事活动现场。2023年,“移动的体育博物馆”共走进了13个场所,吸引约1.2万人次参观。当天焕新发车的“移动的体育博物馆”围绕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成功举办,以丰富的视觉效果、可触摸的互动体验、专业的科普知识向大众推广霹雳舞、攀岩、滑板、自由式小轮车四个项目。全新升级的展车内部由四个墙面展柜、中心立体展示区、照片墙、奖牌四大部分组成,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四大项目的运动特点及其“上海记忆”。车身配有巨大的屏幕来展示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宣传视频,酷炫的竞技场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充分展示上海作为首个承办中国全新赛事的城市焕发的崭新活力。车尾橱窗内,由四个项目的运动形象组成了新的拼接画面。同时,在每个运动形象周围配备显示屏,同步展示该运动精彩瞬间,使其运动魅力直观化。除了奥运会资格系列赛让世界再次记住上海,2024年上半年上海体育赛事的“记忆点”众多:上海帆船公开赛、F1中国大奖赛、环球马术冠军赛……都从不同层面展现了上海的城市魅力,活动现场展出的一张张精彩赛事照片,让市民再次“零距离”重温国际体育大赛的魅力,也对下半年上海体育赛事的精彩充满期待。除了展车藏品饱含“奥运元素”,“移动的体育博物馆”第一站选择华东政法大学也是与奥运精神建立的一次时空链接,在100年前的1924年之夏,中国国家奥委会的前身——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成为首个全国性体育组织,其办公旧址就位于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校区内的26—27号楼。100年后,完成精心修缮与藏品内装的时代奥运建筑,也在通过一件件珍贵的藏品,带领参观者重温百年奥运缘: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带回的“中华奥运第一章”原件——是中国人于1932年从美国洛杉矶带回的第一枚奥运会官方参与者纪念章,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中国田径选手、著名竞走运动员周余愚参加奥运会时的签名簿……都在讲述着上海这座城市和奥运会跨时空的故事。一个多月后,巴黎奥运会的圣火将在塞纳河畔点燃,“移动的体育博物馆”将从苏州河畔再出发,走进学校、社区、场馆、赛事、商场、公园,进行奥运精神的“跨时空”传递。(完)
南宫网站下载近日,南方医科大学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罚引发网友热议。6月16日,南方医科大学通报称,已关注到该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师被通报的网络信息,正在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通报显示,2024年5月10日上午,2019临床医学(英语授课)班级《Pediatrics》课程上课前,授课的俞莉老师发现其科室的患儿病情危重,疑似脑出血,死亡风险高,遂留下来紧急处理,导致未能及时赶到教室,上课迟到29分钟。最终被认定为教学差错,予以扣除当月奖金2000元、全校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通报提到,根据《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事故(差错)审定及处理办法》文件规定,“因上课不守时(迟到、早退、中途离场)造成授课时间延误在15分钟—30分钟的,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如因特殊情况发生教学事故(差错),则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重庆医科大学规定,本科教学和教学管理活动中,教师上课或监考人员监考,无故迟到、中途离岗或早退5分钟以上20分钟以下的,应当认定为一般教学事故,20分钟及以上的为严重教学事故。但由于不可抗力的因素(如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性事件等)或因非自身主观过错酿成的意外突发事件,影响教学秩序、教学进程的,视情节轻重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南京医科大学也规定,上课迟到、早退或擅自离开教学岗位10分钟以上认定为一般教学事故。认定为一般教学事故后的处理结果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通报批评;当事人所在单位批评教育,并整改反馈;个人当年年度考核“基本合格”,三年内暂停各级各类教学评奖评优。南京医科大学也提到,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经认定后可减轻或免予处理。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发生后,责任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造成的影响或损失的,在认定与处理过程中可减轻或免予处理。6月17日,一位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告诉澎湃新闻,在自己本科期间,不少临床医学老师都会发生在原计划上课时间迟到或者被打断的情况。一般老师迟到,都会提前跟班长或者辅导员沟通一下,改为其他上课时间或自习,也并未听说老师受处罚。一位高校附属医院的医学教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需要按照教学计划和规章制度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并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医学专业教师还需要承担临床带教任务,包括教学查房、操作示教、技能培训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着抢救病人的责任。作为医务工作者,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医疗救治。这种双重角色的要求使得他们在具体的职业行为和思维上存在一定的冲突。医学专业教师在职业角色上具有双重性,既是医务工作者,又是教学工作者。当他们的教学职责与临床救治责任发生冲突时,是抢救病人还是依规上课?医学专业教师要如何做好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双重角色的任务?澎湃新闻注意到,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三位学者曾在《医学与哲学》期刊发表了《临床医学教师双重角色定位的冲突与化解》的相关论文。上述论文指出,附属医院与医学教育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决定了作为临床教学主体的教师由临床医生兼任,然而临床医学教师充当着双重角色,既是医务工作者,又是教学工作者,两种角色在职业定位和社会定位上的不同导致临床医学教师出现角色冲突。一般情况下,社会和自我对临床医生的角色要求为治病救人,对高校教师的角色要求为教书育人,临床医学教师的角色扮演却需要同时遵照临床医生和高校教师两种行为规范。从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教师的角色期望看,最主要希望临床医学教师利用科学的教育观念、灵活的教育思维、丰富的临床知识与高尚的职业道德奉献于教学活动,因此在医学知识与理念的传播上要求全身心地投入。而临床医学教师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具体职业角色是临床医生,再承担一定程度的教学、科研任务。附属医院作为优质卫生资源,医疗服务负担异常繁重,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然期望临床医学教师首先完成临床诊疗工作,同时附属医院也无力在工作安排中为临床医学教师的教学准备预留时间,教学技能的提升、 教学课件的准备和教学总结等都只能利用医疗工作以外的时间完成。 因此,医学专业教师只能在临床工作和教学之间找到平衡。论文提到,管理部门在工作设计上要首先考虑到较高的期望概率和较好的操作性,确立教学与临床具有同等地位,并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和教学资源,使临床医学教师工作任务重而不繁,多而不乱。此外,管理者应该及时发现临床医学教师遇到的困难,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摆脱倦怠,如直接纵向沟通以缓解压力或举办教研室互学互查等横向沟通活动。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还应加强临床教师培训,提高他们对教学的胜任力。前述医学专业教师也表示,在他看来,当教学职责与临床救治责任发生冲突时,可以及时和医院及学校进行沟通,学校教务科可以进行课程调整或换成其他老师去授课。医学专业教师既要履行教学职责,又要尽职尽责地进行医疗救治,这也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