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体育在线官网V.2.97.82_APP下载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入口
走进指挥平台,国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煜轩打开系统,闪烁的数据随即显示在屏幕上:平台已链接超91万台农机,其中拖拉机4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40多万台。“5月22日起,夏收从南到北行进至河南。”王煜轩轻击右键介绍,“5月22日平台上只有2.5万台设备在河南作业,到5月28日升至4.8万台。”将镜头聚焦舞阳县,一个个绿色的小圆圈在屏幕上不停转动。“每一个小圆圈对应一台农机,圆圈每闪烁一次,表示农机上传一次数据。”王煜轩介绍,根据系统设置,农机每5秒钟就会上传一次数据,巅峰期,平台每天收集5亿条数据。“瞧,这是一台山东的农机,5月27日跨区来到舞阳县作业,当日作业时长超10小时。”王煜轩点开了历史记录,小农机在屏幕上“哒哒跑”,一天的作业轨迹在几秒钟内复现。国机数科数字农业事业部负责人孙战胜介绍,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于4月29日正式上线,在黄淮海地区麦收期间正式投入运行。依托5G、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大模型应用等先进信息技术,平台可实时记录全国范围内主要农机设备的位置、流向和工况,实现全国范围内“农机位置可查、农机状态可知、农机调度指令可达”。“用处大得很。”5月24日,韩大奎就用上了平台的新功能。当天,他在平台配套小程序上发出需求:120亩小麦、每亩60元,期望在5月30日到6月2日期间收割。“小程序是县农机中心推荐注册的,没想到真的有回应。”5月30日,看到农机手准时来到现场,韩大奎悬了几天的心放了下来。韩大奎从2019年开始流转土地,前些年每到夏收季就犯愁,要么托人问,要么半路拦,生怕联系不上农机手,误了农时,“有一年只晚了两天,轮种的玉米便比别家的矮了半截。”说话间,姜东豪驾驶收割机又转了一圈。今年22岁的他,从事收割已有4个年头。河南麦收开始后,他先到南阳作业,看到韩大奎发布的用机需求时,已自南向北收割至驻马店一带。作业间隙,姜东豪再次打开小程序。这次,他发布的是用油需求:60升柴油,12时至14时送到。小程序里,农机位置自动识别,实时可见。不一会儿,位于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路段的中石油漯河第三加油站响应接单。20多分钟后,配送员曲书岭等人开着油罐车把油送到田间地头。“今日油价每升6.7元,实际加油量61.23升,合计410.24元,小程序直接缴费就行。”曲书岭介绍,他的油车最多可装6000升油。当前,漯河市县两级农机部门均已接入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并组织培训10次,培训机手和工作人员365人次。随着平台的上线和推广,送油到田的模式也在南阳等地逐步推开。“一方面,平台接入了各地的气象数据,可提供大风、高温、暴雨等天气预警信息。”孙战胜介绍,“另一方面,平台还能提供应急调度指挥服务。”说话间,他打开了一项测试工单。工单模拟,2日后,A县将迎来持续“烂场雨”天气,需及时抢收小麦,但当地只有收割机10台,无法满足需求。“若市一级无法完成支援,可在平台上向省一级请求支援,若省级层面依旧无法解决,平台还可直接联系农业农村部,由部委进行全国农机资源的统一调配。”孙战胜说。据介绍,目前8个冬小麦主产区的农机应急作业队、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区域农业应急救灾服务中心等应急力量已全部纳入平台。所有人员均可在平台一键呼叫、发起视频会议,确保调度高效及时。以漯河市为例,目前已有19家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9家区域农业应急救灾服务中心和13支农机应急作业队的250名机手和305台农机具接入平台。原来,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背后依靠的是“农机云”。作为中央企业首批40项行业公有云之一,“农机云”是一朵具备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公有云。“农机云”硬件依托中国电信提供的天翼云服务,软件则由国机数科自主研发。“‘农机云’的每一行关键代码均是我们的工作人员自己敲下的,同时适配国产化设备,具备‘千万台接入,百万台并发’的能力。”孙战胜说。例如,2022年5月,河南“农机云”平台率先完成开发并上线运行。漯河市农机中心主任史有来介绍,作为河南省首批农机信息化试点市,漯河市此前已在河南“农机云”平台上线各类机具2549台、入驻机手1953人。舞阳县还联合洛阳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成了河南首家县级“农机云”指挥调度平台。“‘农机云’通过程序设计,预留了不同的关口,可实现新老平台的数据对接。” 孙战胜说,作为国家级平台,“农机云”整合了各省份的农机数据信息,也吸纳了许多地方在农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有益尝试。当然,这只是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的初次使用,无论是推广覆盖面,还是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升级功能,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进行。随着平台不断完善,将更好助力我国农业强国建设。
爱体育在线官网烈日当空,中交四航局工程技术部副部长潘宝兴目不转睛地看着不远处,只见近7层楼高、3600吨重的防波堤最后一件沉箱正在吊装,被缓缓放入海底。“防波堤沉箱安装是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的重要节点,比预期提前了25天!”潘宝兴说,该工程是服务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一项关键工程,完工后将新增集装箱吞吐量550万标准箱。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发布。4年来,一项项重大工程加速实施,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加快推进。“膜结构屋面吊装已开始,室外路面硬化进入收尾阶段。”中铁广州局该项目技术负责人陈航介绍,眼下,每天有数百台机械设备、上千名工人加紧施工,正全力冲刺,确保完成目标。《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全省上下稳扎稳打、全力推进封关运作建设。去年起,海南以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压力测试清单“三张清单”的方式,统一协调美兰机场二期扩建、新海港客运枢纽、海口空港综保区等硬件项目建设,统筹推进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等封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工作。“目前,31个封关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27项压力测试任务中的22项已开展测试。”海南省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石耀东说。5月6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正式上线。10家首批上线账户的银行共为34家企业开立了账户,发生各类交易资金划转共34笔,合计金额2.84亿元;5月8日,一架货机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起飞,经奥地利维也纳飞往英国伯恩茅斯,一条新国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海南已开通5条第五航权客货航线,现有境外客货运航线48条,国际航线网络不断优化。海南汇聚全球要素、配置全球资源的对外开放成效愈发显现。据统计,今年前4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87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5月23日,起重船将一根长95.7米、直径最大处达8.8米、重达1600多吨的巨大钢管桩安装到60多米深的海底。“这是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项目的第四十二号海上风机单桩。”项目相关负责人潘伟杰介绍,未来,海南儋州的这片海域将竖起67根单桩,支撑67台9兆瓦风电机组,并网后每年能提供清洁电能38.2亿千瓦时。“自然资源、区位优势、政策利好、市场广阔,这些优势都吸引着我们。”大唐海上风电副总工程师何智龙说,“‘十四五’期间,集团将力争在海南继续投入资金300亿元以上,实现‘十四五’末期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助力海南自贸港绿色清洁能源岛建设。”海南具备纬度和良好绿色生态环境等诸多优势。今年年初,海南省委进一步提出“五个图强”——“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依托自然禀赋,创新赋能动作不断:国家级近零碳示范区正式运行,海南文昌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二号发射工位陆续建成,海南崖州湾科技城集聚2800多家种业创新企业,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20亿元……在优惠政策支持下,产业发展提质增速。近日,一架韩国济州航空公司的飞机顺利完成维修,免征关税从海口复飞离境。“项目享受进境维修免保证金、加注保税航油等自贸港优惠政策。”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副关长辜振成介绍,“今年前4个月,该关共监管23架次飞机、4台发动机进入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维修,保税维修货值达179.2亿元,同比增长9.1倍。”4年前,当地政府协调海关,帮助兴科公司首次办理了可可豆出口业务。去年底,当得知兴科公司计划利用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申报新项目时,当地政府又协调各职能部门和海关工作人员上门,帮助他们办理了AEO(经认证的经营者)认证申请。“认证通过后,不仅申报流程更精简,还将减免一部分进口增值税款。”苏宁说。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后勤部后勤主管黄海文算了一笔账:“咖啡豆被列入自贸港‘零关税’正面清单后,企业按照1000吨产能100%使用巴西咖啡豆,以每吨3万元进行核算,可免关税240万元;通过海关AEO认证后,加上自贸港免关税政策,可减免进口增值税390万元。”近年来,海口海关与相关部门相互配合,靠前服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制定“一企一策”方案,为企业主动提供政策咨询、材料预审等便利服务。“AEO企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压力测试的重要参与者。”海口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处处长赵宏说,海南AEO企业数量从2022年年中的28家增长到2023年年底的69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关键所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实施以来,海南审议通过和批准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128件,其中紧贴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制定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31件相关法规,为海南营商环境建设保驾护航。如今,海南工程建设审批时间较前两年压缩50%。截至今年3月,海南经营主体数量突破390万户,较2019年增长322%。( 赵 鹏 曹文轩 孙海天)
爱体育在线官网推介会以甘肃文化旅游宣传片拉开帷幕,将甘肃的历史文化和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和特色美食介绍给将在场的马来西亚嘉宾。随后,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介绍了即将开通的兰州往返吉隆坡航班资讯和全省支线串飞情况;甘肃文化和旅游推介大使郑琬介绍了甘肃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和入境旅游支付服务便利化措施;甘肃五家省内旅行社结合“吃住行游购娱”等游客需求进行了旅游线路产品推介。与会嘉宾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优美多彩的风光和便捷实用的资讯。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副部长凯鲁·菲尔道斯·阿克巴·汗出席推介会致辞表示,甘肃拥有令人赞叹的风景、历史和充满活力的文化遗产,是马来西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希望马来西亚和甘肃加强文旅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双方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双赢。马来西亚旅游文化促进商会总会长伍安琪表示,本次推介会让马来西亚旅游界对甘肃文旅资源、风土人情有了系统了解,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甘肃将成为马来西亚游客的一个主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