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下载平台V.5.46.57(官方)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APP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跨越。中国是汽车生产大国、消费大国。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市场上,国外品牌更受欢迎,销量占据主体地位。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做大做强,中国品牌乘用车凭借优秀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逐步成为许多消费者首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2023年累计销售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年度市场份额达到56%,比上年攀升6.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品牌的销量占比达到49.9%。2月26日,华为与赛力斯汽车联合打造的AITO问界M9正式启动全国规模交付。一个月来,用户口碑持续向好,目前累计订单突破6万辆。自比亚迪各个车型的2024荣耀版上市以来,市场反馈火热,门店客流旺盛,预计3月销量还将迎来一波攀升。“我今年6月能排上新能源车牌,最近已经开始看车了。”北京市民小刘告诉记者,他主要考虑国产新能源汽车,“比亚迪、问界这些国产品牌我们准备挨个试驾。国产新能源品牌很多,各有优势,像问界的车机系统、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这些都很吸引我。”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其中,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达80.6%。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从动力方式看,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销售的新车中,纯电、插电混动、增程混动等各种动力组合都有所突破。从品牌看,头部企业贡献明显。2023年纯电车型销售494万辆,同比增长24.4%,新增销量一半多来自比亚迪;插电混动车型销售174万辆,同比增长65.8%,增量同样多是来自比亚迪;增程式电动车销售62.7万辆,同比增长174%,销量增长多来自理想汽车。2023年,日系车在华零售约370万辆,同比下降9.9%,销量份额连续3年下滑,降至17%,处于低点。美系车的福特和通用销量同比有所下滑,法系车呈现收缩状态,德系车在华销量同比微增。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近年来,日系品牌在与自主品牌的竞争中,优势被逐步追平。尤其在中低端消费市场,中国自主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以及价格、配置等方面都占有明显优势。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增长态势还在延续。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59.4%,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59.9%,同比上升7.6个百分点。瑞银中国方面预测,2024年自主品牌将继续抢占合资品牌市场份额,2024年全年市场份额预计或达到63%。赛力斯汽车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近年来,中国乘用车研发和智能制造能力加速提升,缩小了与外国优势车企之间的差距。同时,中国品牌通过与智能网联加速融合占据先机,打造出盈利的新增长点。此外,长期形成的本土供应链优势,支撑了新车的高效生产和高质量交付。智能制造的巨大推动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加突出。今年2月初,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建成投用。按照国际领先标准及工业互联网要求建设,超3000台机器人智能协同,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运用行业首创的质量自动化测试技术,实现100%质量监测追溯。智慧工厂的投用为中国品牌乘用车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放眼整个国内汽车产业,目前共有6个汽车产业集群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先进制造业集群,13家汽车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二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7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5G工厂。中国自主品牌紧抓智能网联转型机遇,产品和品牌竞争力实现跃升。麦肯锡相关报告显示,中国本土的高端新兴汽车品牌正在抢占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其中,“更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也是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据悉,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智能网联系统前装搭载率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组合辅助驾驶技术(L2级)搭载率超过50%。比亚迪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2023年比亚迪销量达到302.4万辆,同比增长61.9%,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300万辆目标。这一成绩得益于比亚迪专注技术研发,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掌握先进核心技术,拥有全产业链和规模优势,就拥有了定价主动权。而在整个汽车行业,有一批以比亚迪为重点服务对象的标志性供应链企业,让比亚迪有能力让利于消费者。”这位负责人说,2023年比亚迪位列全球汽车品牌销量榜第九,成为首个进入世界销量前十的中国品牌。中国鼓励绿色发展,叠加庞大的国内市场,也为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强大支撑。中国兴建了大量充电桩,让新能源汽车可以更好地跑起来。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庞大用户数据又给自主品牌车企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可以进一步提升技术,塑造竞争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介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不仅实现了国内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出口量也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乘用车累计出口414万辆,同比增长63.7%,其中自主品牌汽车数量稳步增加。“中国乘用车品牌已经完成早期的经验积累,产品力、品牌力均不断增强。对于中国车企来说,出海已经成了一个必答题。”赛力斯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车企在电动车新产品的投放、成本优化和智能化配置等方面,相比全球其他竞争对手有较明显的优势。在这方面,比亚迪已率先布局海外市场。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海外6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墨西哥、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日本等重点国家市场;还在泰国、巴西、匈牙利建设工厂,进一步完善本地化供应链,积极与当地优质合作伙伴展开紧密合作,持续开拓并深耕海外市场。凭借对海外市场的精准洞察与布局投入,2023年比亚迪出口新能源乘用车达24.27万辆,同比增长334%。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随着供应链体系的发展,国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迫使企业不得不加速产品力的提升,同时积极“走出去”,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但在出口方面,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出海主要还停留在贸易方面,远未达到日本、德国等汽车工业强国在出口领域的地位,需要打造全球化的生产基地。据悉,中国品牌汽车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正大力推进本土化。赛力斯汽车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包括设立当地销售公司、建设海外工厂等,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海外用户体验。上汽集团在伦敦等地建起设计中心,在东南亚等国建起生产基地,并宣布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海外制造量与国内出口量1∶1的比例。奇瑞、吉利等企业也加快了海外工厂的建设步伐。
火狐下载平台科技日报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杨雪)26日,国新办举行近期生产、消费、进出口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今年以来,商务部推出一系列促消费稳外贸政策措施,组织开展“消费促进年”等系列活动,前两个月内外贸运行总体平稳、结构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5.5%;货物进出口6.6万亿元,增长8.7%,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约7个百分点。“当前,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年1—2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连续3个月加快增长;新动能产品增长较快,服务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2.2%和49.5%;数字赋能实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5G行业应用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
火狐下载平台中新网杭州3月26日电(郭其钰)“进去时司法威严让我万分悔恨,出来时司法温度让我充满感激。今后我会遵纪守法,绝不辜负新的人生。”近日,李明(化名)的再审判决生效后,他向检察官保证说。此前,李明因犯赌博罪被某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并责令退缴违法所得。刑期自2023年8月10日起至2024年3月9日,其于2023年11月22日至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2023年12月,浙江省余杭临平地区人民检察院驻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检察室在“枫桥式检察e站”服务平台上收到一条线索,李明家属反映称已帮助退缴违法所得,但判决书中却责令继续退缴。对此,检察官一方面找到正在服刑的李明了解情况,另一方面通过亲情电话联系其家属取得缴纳票据,同时向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调取了原案起诉书和判决书。检察官将缴纳票据与原案起诉书、判决书进行比对后发现,李明退缴钱款的缴纳时间为2023年10月18日,正处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法院判决前。经与原审法院联系,检察官再次确认了退缴时间无误。经研判,检察机关认为该案判决存在事实认定错误及法律适用错误,应予再审。遂将判决存在错误的线索移送至原审生效判决对应的检察院,该院第一时间对案件再审进行了监督。眼看离刑期届满的日期越来越近,检察官抓紧时间协助法院与未管所对接,做好李明刑罚执行以及再审程序启动的衔接,避免再审后出现超期羁押的情况,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经多方努力,2024年2月9日,原审法院作出再审决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李明也于当天被解回再审,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2月23日,原审法院对此案进行再审开庭审理,新判决刑期比原判刑期减少一个月,罚金减少至两千元。“该几天就是几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样体现了司法公正性。”该案承办检察官表示,检察机关通过跨区域联动监督,推动了案件再审,并最终实现改判,得益于“枫桥式检察e站”服务平台的前端作用。据了解,浙江省余杭临平地区人民检察院率先为7所监狱建立了17个“枫桥式检察e站”站点,通过线上小程序和线下站点融合运作,更加便捷高效受理服刑人员诉求。(完)